创业故事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5篇】,欢迎品鉴!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5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5篇】,欢迎品鉴!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1

眼下,正是香瓜少量量上市的时节。在大安市海坨乡的香瓜基地,天天都有数十位来自黑龙江、内蒙古和长春的销售商排队等待。村落民说,外地的“海坨”牌无雨香瓜之所以能供不应求,多亏了吕品的赞助。

吕品,_年毕业。返乡后,他与洮南市南方辣椒公司签署了培养辣椒苗合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帮助他们选择好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关键。当年,23栋大棚支出达16万元。但培养辣椒苗科技含量高,不适宜带动农夫一起致富。_年,吕品通过市场调研,发明西甜瓜产业市场远景好,于是他立刻腾出7栋大棚用来种植香瓜。经过辛勤劳作,当年纯支出达10万余元。一石激发千层浪,村落民们纷纭仿效,开端种植香瓜,他也毫无保存地把技巧传授给乡亲们,还常常去田间地头进行指示,团结村落的香瓜产业在他的率领下敏捷开展起来。如今全村落香瓜达40多公顷,年纯支出达百余万元,团结村落成了远近著名的富有村落。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2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他把台湾塑胶集团推进到世界化工业的前50名。而在创业初期,他做的还只是卖米的小本生意。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一家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30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刚开始,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一天下来,人不仅累得够呛,效果也不太好。谁会去买一个小商贩上门推销的米呢?可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决定从每一粒米上打开突破口。那时候的台湾,农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由于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落后,很多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米里。人们在做饭之前,都要淘好几次米,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

王永庆却从这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王永庆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还要在米上下大功夫。那时候,顾客都是上门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年轻人又无暇顾及家务,买米的顾客以老年人居多。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细节,于是主动送米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同样大受欢迎。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

王永庆送米,并非送到顾客家门口了事,还要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把米缸擦干净,再把新米倒进去,然后将旧米放回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的顾客。

如果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就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家里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办了个碾米厂,在最繁华热闹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做铺面,里间做碾米厂。

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王永庆成功的例子说明,不要以为创造就非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把一粒米这样细小的工作做好同样也是一种创造。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3

,我第一次参与了美国junior achievement(ja)组织的 高中学生创业尝试 课程。学生将在商业志愿者的指导下创办一个学生公司,发售股票,召开股东会,竞选管理者,生产和销售产品,财务登记,开展评估,清算公司。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学习商业运行的方式,了解市场经济体系的结构和它所带来的效益。

参加这个课程,将由学生担任员工并推选一个总裁,由总裁来设定公司名称、产品的推出,以及目标客户。当年,我被推选为主管市场的副总裁,负责销售。

当时每个周末,工厂里都集中了很多学生在做雕花。在负责推广的过程中,我建议让学生家长来购买,虽然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最后,公司虽然有盈利,但是这些产品几乎是在内部消化了。

有了这次的切身参与,15岁的我忽然意识到,真正好的产品,其实不是求人去买的,而是必须要有市场需求,真正好的产品是有人来拉住你的手,来恳求你,而我们的企业不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还要央求亲属给面子购买,显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不过,这已经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础。

1979年年中,我已经对建立公司的整个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样地撰写了公司的财务报告,不但包括《收入报告》(statement of earning)、《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还有《清算报告》(liquidation report),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运转需要现金流的顺畅,我们知道批发商对于付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他们需要30天才给我们结账。我也第一次知道,当我们把商品销售到田纳西州以外的公司时,田纳西州的税率是不适用的。在写财务报告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每个股东得到64.90美元的回报,这个结果创造了我们高中有史以来最高回报率的公司。让我更自豪的是这个公司经过评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为了那一年的 company of the year (年度最杰出公司)。

这次小小的成功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金钱的收获,而且是收获一种 我可以成功的 信念。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4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 长江塑胶厂 。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 长江 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 九龙仓 。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 小蛇吞大象 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着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 开疆辟土 ,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5

在广袤的海南草原上,一个年轻人为民服务的故事在这里广为流传。他说:“我爱草原,更爱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人们。”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兰空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某部优秀士兵王雅银。

辛勤的付出圆了儿时的梦

王雅银,河北省高碑店人,1982年7月出生,12月入伍,空军上士军衔,11月入党,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兰空驻青海省海南州某部,任卫生队班长。

十年来,他坚持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戍边的崇高追求;坚持心系官兵、情注藏乡、甘于奉献的道德情操。自入伍以来,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

王雅银出生在贫困的农村,自幼就受父母人穷必有志、立志方成才的谆谆教诲。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中,他渐渐懂得了热爱集体和乐于助人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的道理。

王雅银上小学的时候,经常看到解放军叔叔在农忙季节、周末节日来他们村无偿为村民干农活、看病巡诊。这一切让王雅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当这时,他就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解放军,当一名军医,为村子里的贫困人家看病,为更多的贫困人送去爱心。

有一年冬季,高龄的祖母突患疾病,但在医院里,医生告诉家人,要想把老人的病治好,需要一笔不菲的医疗费,但对一个家境贫寒的普通人家来说,那是多么的不现实啊!无奈,面对高额的医疗费,家人只好将祖母接回家中静养。后来,村里来了一名巡诊的解放军军医,在他的精心救治下,祖母渐渐地康复了,最主要的是解放军叔叔没要一分钱。此事在年幼的王雅银心里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在他幼小的心里慢慢生根发芽。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也为了让自己的专业更好地发挥出来。20,王雅银卫校毕业后,放弃高额薪金的工作机会,毅然报名参军。

精湛的医术成为高原“王一针”

入伍后,他主动要求分配到艰苦边远地区,并积极争取从事卫生工作。,在兰空后勤部洛阳某部卫生所做卫生员的王雅银深感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很欠缺,于是便买来专业书籍勤奋钻研。

为了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有所提高,20,王雅银报名参加了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洛阳分院应用药学专业学习。在上学期间,他利用工作之余的点滴时间,废寝忘食、勤奋学习。当其他战友自由活动上街游玩时,他却独自一人躲在房间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当其他战友在操场上打篮球时,他一个走进阅览室,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7月份,他取得了应用药学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实践是工作能力的源泉。为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好地为军民服务,他依然孜孜不倦。,他通过了全国统考,取得了国家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他又取得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成为17万名国家执业药师中的一员。

在青海高原,因气候原因,人们易发生感冒。而经常给小孩和战友们打针,不要说生病的人痛苦,作为医生的王雅银也感觉到不忍心,特别是面对那些小孩时,他们的哭泣声像刀子在王雅银的心上割。

为了让患者减轻痛苦,也为了让自己的医术有所提高,王雅银暗下决心,一定要“一针见血”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为此,他专门买来《儿童心理学》,还买来一些小孩爱吃的糖果等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打针时不再感觉到痛苦。在长期的实践中,王雅银因为好学而医术长进很快,他在向病人扎针时从未扎过第二针,许多战士和小孩生病后都愿意找他扎针,一些领导干部还亲自点名让他扎针。在军营里,王雅银有一个很响亮的绰号“王一针”。记者在军营采访时,听到战友们很少叫他的名字,而是大部分都在很亲切地叫他“王一针”。

“我喜欢大家这么叫我,这不是说我的医术有多高,这是战友们对我的信任。”王雅银对记者说。

草原上的花总是开得很艳,草原上的天总也是很蓝。就在这美丽的草原和蓝天下,每天都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微风中行走,在雨季中穿梭,在风雪中前进。这个人就是视草原为家乡,视藏族同胞为亲人的解放军战士王雅银。

20,王雅银在兰空后勤部洛阳某部卫生所做卫生员时,通过报纸和电视看到美丽的青海草原更需要医疗人员时,就义不容辞地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兰空驻青海海南某部。

“初来青海,感觉一切都很荒凉,但时间久了,我深深喜欢上了这里。这里的藏族同胞很朴实,这里的藏族小孩很可爱,我已经离不开他们了。”“来到高原,我就要为高原的人民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王雅银时刻对自己说。在来到青海高原以后,王雅银在坚持为部队官兵解除病痛的同时,还深入到周边草原藏族同胞中,为他们检查身体、发放药品,在为藏族同胞送去健康的同时还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寄宿小学的编外校医

3月29日,记者沿着王雅银前一天刚走过的路(共和县到廿地乡小学)前行。在一路颠簸后,记者来到了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廿地乡寄宿制小学,这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兰空驻青海海南某部“牵手圆梦、捐资助学”的扶贫点。同样,这里也是王雅银每周都必须来一次为孩子们检查身体、看病治病的医疗点。

“我们都盼望着解放军叔叔的到来,他不仅给我们送来了药品,还给我们讲故事,讲外面的世界。”三年级(2)班的彭毛卓玛兴奋地说。

每次到廿地乡小学,彭毛卓玛是王雅银必见的一位学生。因为彭毛卓玛好学,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王雅银每次来到学校,即使彭毛卓玛没病,也会找时间和心目中的解放军叔叔聊聊天。在长期的巡诊来往中,彭毛卓玛和王雅银建立起了很深厚的友谊,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他是我最好的叔叔,我要像他一样,现在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医科大学,学到知识回到家乡为乡亲们看病。”彭毛卓玛顽皮地说。

在廿地乡小学采访时,许多老师都向王雅银竖起了大拇指,都说王雅银是一位很优秀的战士,为学校做了许多好事。“他不仅服务态度好,也很热情,学生和老师们每星期都盼望着他的到来。他一走进学校的大门,孩子们就会拍着手说,解放军叔叔来了,解放军叔叔来了。”共和县廿地乡小学副校长索南才让说。

,空军部队大力开展“牵手圆梦、捐资助学”活动,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蓝空驻青海海南某部的助学点就在共和县廿地乡小学。该部在廿地乡小学设立了医疗点,王雅银就主动请缨,当起了廿地乡小学的编外校医,每周三深入学校为藏族儿童巡诊。与此同时,他还经常徒步穿过草原,进寺院、入民居为藏族同胞巡诊。

藏族阿妈的好孙子

在几年的巡诊过程中,王雅银不仅给藏族同胞免费治疗,还一直照顾着一位80多岁的藏族老阿妈。

听到有汽车的声音,老阿妈慢慢地走了出来,抬起右手向我们打招呼。“快进屋,快进屋,王大夫前两天刚看过我,今天你们又来看我了啊!真的很谢谢!”老阿妈羊壮吉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道。

今年80岁的羊壮吉老人前几年不小心摔坏了腰,没有及时治疗,落下了病根,至今腰都直不起来,还时常疼痛。王雅银在一次巡诊中了解到老阿妈的病情后,每隔三四天就会来一次,为老阿妈做检查治疗;老阿妈没有米面了,王雅银就会悄悄送来;老阿妈的衣服脏了,王雅银就让老人换下来并洗的干干净净。“我这么一个孤老婆子,脏老太、病秧子,10岁的小孙女都嫌弃,但这孩子却像我亲孙子一样,不但不嫌弃我,还给我看病、给药。只要我身体不适,他就会来到我家,如果不是他常年为我医治,就没有我的今天。他是我们牧民的好‘曼巴’。”老阿妈深情地说。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王雅银不知在这广袤的草原上走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也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从王雅银踏上高原的那一天起,便时刻在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草原的广袤和高原的天空。

玉树灾区贡献力量

204月14日,正在家中度蜜月的王雅银从电视上看到我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的消息后,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深知部队距灾区最近、深知灾区医疗人员紧缺。作为一名医生,他心急如焚,说服妻子和家人,提前返回了部队。

15日晚,当他接到去玉树执行救灾医疗保障任务后,除精心准备携行救护器材、重点检查维护简易制氧机外,还查阅了大量灾后急救护理资料和高原病防治方法。16日晨,天微微擦亮,高原气温依然很低,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焦虑,浑然不觉冷意,在副站长的带领下和其他6名战士急速向玉树开进。

在玉树灾区,他被选入空军前线指挥医疗小组。灾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他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他坚持着日夜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抢救、运送、治疗了大量伤员。归队后,他又积极请求参加空军214国道服务站工作,为过往人员和当地居民义务提供医疗保障。同时,还参与救灾直升机的进场保障任务,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王雅银是一个不善言谈的人,他把自己一直比喻成草原上的无名小花,也把自己比喻成草原上的一粒砂子。他说:“作为一名士兵、一名医生,我会在草原上一直走下去,在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的同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王雅银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最大的志向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多为战友和藏族同胞奉献一片爱心。”

三月的最后一天,海南草原的天依旧瓦蓝,乘着习习春风,王雅银又背起药箱向草原深处走去!

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故事【5篇】

http://m.jsxqjc.com/cy/40814.html

推荐访问:
相关阅读创业故事 
热点推荐